学院要闻

学院要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要闻 >> 正文

法学院开展师德专题教育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1年06月18日 09:49浏览次数:

“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,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。”

“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。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,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、以德立身的楷模。”

“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,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,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,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。”

“好老师应该是仁师,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。…老师的爱,既包括爱岗位、爱学生,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。”

---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(2014年9月9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4年9月10日

6月17日下午,法学院在致远楼305教室开展师德专题教育,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此次学习教育活动。活动由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公续亮主持。

公续亮书记首先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学校印发的《山东政法学院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》(鲁政院党【2021】48号)。明确师德专题教育总体要求、学习教育内容、工作安排和工作保障。

结合《方案》要求,公书记带领大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9月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,强调“四有”好老师要求,即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。“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。”在学生眼里,老师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。“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。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,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。”广大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充分认识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。全体教职员工要提高政治站位,把牢政治方向,德法并举,正面引领,激发动力,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促进师德养成,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奉献给教育事业,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不断创造佳绩,努力争做“四有好老师”、争做新时代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。

利用本次活动机会,法学院组织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。公书记传达学校《关于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》和学校领导讲话精神,并就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做思想发动和工作部署。王瑞洲院长要求严格落实学校工作要求,切实做好安全、管理与服务的相关工作。强调全体辅导员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工作,积极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,确保毕业生离校工作顺利进行。会议还安排了其他事项。